曹参心中的恼怒才总算是尽数消散。
——起码,也是暂时消散。
“及安国侯于‘考举’之所忧,老夫倒以为,陛下深谋远虑;”
“凡安国侯疑虑之处,陛下,可谓尽有应对之策。”
说着,曹参不忘强挤出一丝笑容,对王陵稍一点头,算是将方才那小小的不愉快翻了篇。
而后,曹参便将王陵没看透、没想明白的点,次序摆在了王陵面前。
“一者:确如安国侯所言,‘考举’之事亘古未有,贸然行之,必横生事端。”
“正因此故,陛下并未贸然行‘考举’之政于天下,反先行于上林;”
“所取之三十人,亦不过二百石之官,且皆为少吏,不独掌权。”
“如此,‘考举’之风闻,便可稍传于关中,为民所稍知;陛下、朝堂亦可借此一探‘考举’之弊,以查漏补缺。”
“纵‘考举’不得善果,亦不过罢二百石之少吏三十人,而不再兴‘考举’之政而已;于老夫、于安国侯,更于陛下、于朝堂、于宗庙社稷,皆几无损害。”
“老夫此言,安国侯以为然否?”
语调温和的道出此语,待王陵若有所思的一点头,便见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