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天不遂人愿。沈洽本是家中独子,受父母爱护,读书又十分用功,不过弱冠就已是举人身份,受本家看重,便替他求取了一门好亲事,只等一年后那女子及笄就娶回家。就这一年,沈洽外放,却被诬陷贪赃枉法被捕入狱。其父早亡,唯有沈母整日以泪洗面,最后变卖家产才凑齐了赎银,将沈洽换了出来。沈母又因这等祸事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不久就病重了。沈洽情急救母,便去本家找人帮忙,却被赶了出来,说漳州沈家以他沈洽丢脸,百年清誉被污,更是说了些混账话。沈洽少年得志,更是被人捧着长大的,哪受过这种气,便是头也不回的走了。因着母亲,他硬着头皮去了岳父家,希望岳父能施以援手,没曾想被看门的护院打了出来,竟是连门都没让进的,那家的管家更是将定亲信物的玉佩丢了出来,一脸嫌弃的招呼门房紧闭了大门。
沈洽这才知道世态炎凉,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为了沈母,沈洽典当了玉佩换了银两给沈母治病。就这样过了大半月,沈母病情稳定,母子两个就拿着剩余的银子连带好友资助的银两去昌黎投奔舅舅。只是没想到舅舅前几日已经搬家,竟是不知搬去了哪里。母子两人无依无靠,全凭沈洽写字、抄书在昌黎艰难度日。就在沈母病情反复,难以就医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