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泊时候则可将舵提升到高位,不致搁浅损伤舵叶。
而且郑和宝船的船舵是平衡舵,这是继承宋代的发明,操控比较轻便,而明代又进一步发明了开孔舵,既能够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轻便。
另外在郑和宝船上,带爪木杆石锭(锚)与带横棒多爪铁锚等,普遍用在海船上,还制作了特大型铁锚,这在世界造船历史上都是领先的技术。
可惜的是,原本应该更辉煌的宝船技术却在那些脑残手中彻底摧毁,这算是东方科技发展中的最大的一次损失,要不然往后的年代中,东方也不会在海战中各种被虐。
近百米长的大木船,近万吨的排水量,这种船几乎可以跟后世的航母相比了。用木头造出如此之大的船,这已经把技艺这东西发挥到了极致,可见东方文明的科技当时有多先进。
早在汉代,中华木帆船建造工艺就使用榫接铁钉综合技术。到了明代后,船舶工艺发展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较复杂的木结构可以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上卡加固,从而使中华古木帆船的尺度、吨位、性能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千年的技术沉淀,到了明朝后终于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出来,只是可惜的是,这种光芒只是昙花一现,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