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诸州。在以长安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多中,扬州始终起著骨干作用。作为对外交通的重要港口,扬州专设司舶使,经管对外友好往来。
唐代扬州和大食交往频繁。侨居扬州的大食人数以千计。波斯、大食、婆罗门、昆仑、新罗、日本、高丽等国人成为侨居扬州的客商。日本遣唐使来扬州和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交流。
扬州人李善在吸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注释的《文选》,旁征博引,为后人保存了大量已经散失的重要文献资料。其子李邕,不仅文章、诗歌很有影响,也是继虞世南、褚遂良之后的大书法家之一。
大诗人张若虚为吴中四杰之一,仅《春江花月夜》一首,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684年,徐敬业、骆宾王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执政。唐末五代,军阀混战,扬州遭到严重破坏。杨行密在扬州建立政权,史称杨吴,有短时间的经济恢复。不久,又陷入战争的破坏之中。
扬州在唐朝主要重要性在于它的漕运,主要是粮食的运输。长江中下游各产粮省份的皇粮国税均必须经此北上,由京杭大运河运输到洛阳长安。还有盐运,淮盐西运,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所产官盐在此集散,然后转运全国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