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下来九大肌肉群,平均每个肌肉群的锻炼都有10种方法,就按一天一种来算,那初学者只要能吃苦,咬牙坚持,一天10吨左右的杠铃量,不难吧!”
说着、写着,转眼间,黑板就被姚禹的各种动作,还有数量、重量,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小半了。
“每天十吨,十天为一个单位总计一百吨。”
“你们说我刚才说那两千吨杠铃的目标远吗?多吗?”
姚禹看着学生们反问道。
“好像也不多,一天十吨,十天一百吨,那两千吨也不过是两百天时间,大约是半年出头。”
张毅自言自语道。
“然后在考虑到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因数,我们就以10天为一个单位,做一个等差递增,递增系数就按5吨算好了,那这个时间就会更短。”
“150天不到!”
被数据帝附身的福昌秒回。
“没错,很好!”
姚禹点赞:“算上一些休息时间的话,也差不多半年时间,你们就可以完成2000吨杠铃重量的壮举了,会长吗?会难吗?”
在他这一番循循善诱和客观科学的数据分析下,学生们已经下意识地点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