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混凝土轨枕和七十五公斤的钢轨,可以说是全国仅有的顶配铁路了。
然而奥地利人狮子大开口,一套铺轨机就要一千万美元的售价!怎么办?咬咬牙只能是引进了回来。
不过这钱也没白花,转头绣城重型机械集团和大港机车厂的技术人员就跟着施工队同吃同住,很有一付不研究透了不罢休的气势。
混凝土轨枕和重轨预制,生产的厂家在国内同样是找不到。怎么办?没办法,只能是从头培养,光是混凝土轨枕的生产车间,中铁九局就在绣城投了上千万人民币,帮助当地一家水泥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铁轨方面倒是都好说,钢城集团对白绣铁路望眼欲穿,铁轨的生产用料优先级是第一梯队。
付志恒跑完了生产企业,就跟着施工队伍吃住在铁路线上。很多技术问题,必须有他这个前总工亲自去拿主意。碰上了中标和美标不同的时候,更是要小心翼翼的下决断。
毕竟要说全部照搬美标,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中美国情不同,新中标虽然大量参考了美标的重载铁路标准,可实际情况还得因地制宜。
比如说美国重载铁路,轴重普遍达到三十五吨级别,这个数据打死付志恒恐怕也拿不出来。国内的车皮,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