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杨铎跪地行礼。
    “起。”朱棣问道,“何事?”
    “禀陛下,贵州回报,平王于普安州私设儒学,数名大儒慕名驰奔。”
    朱棣猛然抬头,目光如电。
    “可有实据?”
    杨铎取出备好的条子,呈送到御案前。
    不到百字,详细列出儒学所在,教授的各项课程。以及授课儒师名姓籍贯,是否曾被朝廷征辟,在朝为官。
    捏着条子,朱棣气得眼底泛红,怒极而笑。
    这张纸上,至少有三人曾被朝廷征辟,却端着架子,不肯给他面子。如今却主动投向平王,在儒学中授课?在这些士人眼中,他竟然不如自己的儿子?!
    好,很好!
    朱棣怒火中烧,似猛虎要择人而噬。
    杨铎恭立不言,不喜不怒。
    “杨铎。”
    “臣在。”
    “再派人去普安州。”将薄薄的宣纸一点一点攥紧,握在掌心,朱棣一字一句道,“这上面的人,都给朕‘请’到京城来。”
    “臣遵旨。”
    杨铎领命,退出暖阁。
    阳光依旧刺眼。
    杨铎微微眯起双眼,狭长的眼尾,似带着锋锐。站在门旁的宦官不由得退后一步,打了个哆嗦。这位杨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