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分配的时候,更大的可能是进入政府部门,如市政园林环保局都有可能,即使不慎跌落到三废厂,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方面,这个年代的大学生爬坑容易,另一方面,就是三废厂除了工作环境不好,待遇并不差,后世的名校硕士生或者普通学校的博士生,想找这样一份工作还得托人塞钱呢。
捡了大漏的还有王国华与曹宝明。
王国华在杨锐的帮助下,整整一年提高了近200分,估分超过了440分,超过本科线30分,最终报考了北京工业学院,并被成功录取,这同样沾了大小年的光。
尽管与北京工业大学一字之差,但北京工业学院的根子太深了,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延安大学的出身,一直以来都受到政策和拨款倾斜。在计划经济年代,有政策和拨款两样法宝,做不起来的大学太少了,即使真的做不起来,装也能装的强大无比,因为有钱和政策做伪装。
当然,与这个时期的无数大学一样,王国华报考的北京工业学院,最终也会在88年改做一个普通人熟悉的名字——北京理工大学。
这是一家标准的中国式名牌大学,大学最重要的两个指标,“985工程”和“211工程”全数拿到,又是中央直管的副部级大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