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大学,以此根红苗正的基础,必然继续无尽的拨款和政策。
在2009年和2010年,北京理工大每年都讨到了10亿元左右的科研经费,堪称中国最能拿经费的学校之一。在这种学校读书自然是很享受的,一个学校有四五十亿的固定资产,有二十多亿元的仪器设备,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但机会成本已经把那些每年总经费几千万元的吃饭学校,远远拉开。
王国华能以高于重点线30分的差距考入北京理工大学,自然是幸运之至,也是杨锐参考了诸多资料,才做出的大胆预测,当然,也少不了王国华的信任与盲从。
另一位捡到大漏的是曹宝明。他的分数不够重点,于是报考了一所普通本科:北京冶金机电学院。同样,这所学校日后会改名北方工业大学,虽然规模仍然小北京理工大一个量级都不止,也没有混到211和985中的任何一个,但因为先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下属的高校,后为北京市直管,所以倒是个不缺钱的土豪学校,每年科研拨款一个亿,生均经费倒是不少。
另一方面,这毕竟是一所北京的正规大学,又是理工类的,在分数比王国华低了四十分的情况下,也无法强求太多。
当曹宝明拿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