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你的观点,这能方便大家的交流。”
杨锐呵呵一笑,问:“就论文而言,您目前有什么建议?”
“这个……我还没有看完,哈哈,还不好说,恩恩,我要再仔细读一下。”老外稍微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么大的论文,粗略的看完二十多页就很厉害了,给出建议却不是一下子的事。
而且,不像是其他人的论文,杨锐可是站在3年高的巨人肩膀上,写的这篇论文,别说是明显的谬误了,即使生物科学再发展3年,也只能完善他的论点,不可能证明他的论文有错误。
论点论据环环相扣,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这样的论文是很难找出毛病的。
“非常完美的工作。”旁边的一名澳大利亚学者,却是翘起拇指向杨锐示意,又道:“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的
“哪个主意?”
“诱导基因突变,我知道,现在看起来,理由是很充分的,但你怎么就决定要用这种方法了?”
杨锐轻笑两声:“我觉得是个好办法,没有多想。”
“用这种方法的话,你得到哪种突变基因,就要就某种突变基因研究下去了,对吗?”澳大利亚人层层深入。
杨锐点头:“是这样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