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吧。”
这句话把杨锐说的给笑了起来。
要说学者的优势在于什么,大部分来说,或许就是安全感吧。
大部分学者都是没什么势力的,不管是兢兢业业的教书一辈子,还是在实验室里做出了一流的成果,最终,都不太可能转化为权势。或许有的人认为,某某教授桃李满天下,想必有偌大的影响力……其实,扪心自问,有几个人会向自己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或者大学老师献出忠诚的膝盖呢?
普通人不会在离开学校以后回报老师,当官了赚钱了的成功人士,同样不会有所不同,至多,也就是对某一个老师有所表示罢了。
不过,学者通常也不是特别担心失势,实验室被关闭,大约就是最痛苦的情况了,再深入下去,就只能是人身伤害了。
而实验室关闭,虽然不免造成巨大的损失,但归根结底,也就是一间实验室而已。
不管是杨锐也好,其他学者也好,只要找到资金,基本都能重起炉灶。
因为实验室里最重要的,永远都是研究员本身。
这在80年代的中国还不明显,到了90年代,尤其是00年代以后,就非常显著了。去看各个科研单位或者上级部门的发言稿,所谓有硬件没软件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