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也不一定是一块诺贝尔奖奖章。
桑格就获得了两块,分别是1958年和1980年,前者因为测定了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后者因为快速测定dna序列的“桑格法”。
爱因斯坦去没有得到第二块诺奖,更是找不到说理的地方去。
历数诺奖历史上的得双牌的四名学者,谁敢说自己要比爱因斯坦强。
杨锐今年22岁,在同样讲究资历的欧洲学术界,并没有炒上天的声望,更不是欧美发达国家顶级实验室的负责人,做话题人物没问题,获得诺奖就两说了。
正说反说都可以。
杨锐到瑞典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正说的资源,但是,他也非常小心谨慎,避免自己为反说的力量背书。
直到入住希尔顿,杨锐都沉默的思考着。
国内的设想,某些是可资使用的,某些则是需要改变的。
这原本并不是杨锐擅长的部分,也只能勉励为之。
赵泽就有些心惊胆战了。
要说国内来的干部,有钱的也不是没有,但是,带着一个代表团住到希尔顿的,他是第一次听说。由可口可乐这样的外企来付钱的就更是稀罕了。
现如今,中国人对外企的概念,还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