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
会上,双方对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事项,展开了激烈争论。
贤良、文学们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策,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学为后盾,讲道德,说仁义,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孔圣先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有伤风化,以致世风日下。
同时,他们还重提了法家的重本抑末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提倡“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
而御史大夫即桑弘羊,则是强调法治,崇尚功利,坚持朝廷必须干预盐铁、酒榷和均输,认为其“有益于国,无害于人”,既可以增加国库,“以佐助边费”,又有发展农业生产,“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因而决不可废止。
庞籍以为英雄所见略同,乐松会与自己一般,以桑弘羊所言为正道。
却不曾想,乐松这洋洋洒洒千余字,论据严谨,旁征博引,全是反驳桑弘羊的。
乐松道:“是,学生非但不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