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过头来,碰巧看到王安石身后有人走来,便笑道:“一说曹操,曹操就到。”
说罢,他高兴地向那人招手道:“子瞻兄,早安!”
王安石转头望去,是他那组的二辩手,眉州人士,名唤苏轼。
苏轼与陈慥是差不多的年纪,亦是面如白玉,气色红润,只是身量比陈慥要壮实一些,脸型方中带圆。这种脸相本应让人觉得厚重老实,但一双薄唇却又为他添了灵活之气,看起来显得刚中带柔。
苏轼似乎与陈慥十分相熟,笑盈盈地回道:“子瞻兄,早安!”
他也看到陈慥身旁的王安石,亦连忙殷勤地打招呼道:“王先生,早安。”
王安石为着方才听到的事情,对苏轼的多口饶舌有些不喜,可是想了想,又觉得自己应该宽宏一些,便点头应答道:“子瞻,早安。”
苏轼又问:“两位方才在说些什么?”
陈慥正要把如何认出王安石的事说出来,王安石便先开口道:“某看着寒梅傲雪,俏丽客人,一时感触便作了半句诗。”
苏轼素来也喜爱吟诗作对,便道:“不知晚生能否有幸一闻?”
王安石点了点头,再读了一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