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寓言典故都是多此一举的?我不禁痛心问你一句:如果人性本善,要律法何用?要道德何用?要忠孝仁义的典故何用?”
黎俐有条不紊地说道。
苏轼闻言,怔了一怔。
对方找出了正方论据里的最大破绽——本能非恶,亦非善。
然而,他却丝毫不慌。
就如那次和乐琅对战的辩论赛彩排一样,苏轼感到熟悉又久违的刺激与兴奋。
人世间,知音难寻,但对手更难觅。
没有对手的比赛,胜之不武。
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虽败犹荣。
厮杀,即将开始。
“反方辩友辩解说,‘无节制地扩展本能和欲望,才是恶’、‘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对本能与欲望加以节制,否则的话,与畜生野兽无异’……我想问反方辩友:人能教给畜生习性,比如教会狗看门,教会教会马牛劳作,但人能教化畜生行善吗?
“我就问一句:反方辩友,若然人性是本恶的话,律法、道德、寓言典故何以能作用于人呢?”
轻而易举的一个反问,苏轼便将辩论重新拉回到人性的善恶之分:
“一个本恶的人,他又怎么会摒弃恶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