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大发这车,装个五六百斤货或一家祖孙三代,就特么跟玩儿似的。
当时年仅六岁的小凡愚,第一次坐这个图成黄色的“面包”车,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所以在一次全家去医院接奶奶回家后,就指着哼哼着远去的黄色大发,奶声奶气的对李爸说道:“粑粑,我长大了也要开这个车。”
李爸当时气得直接拍肿了丫半边儿屁股;老子含辛茹苦供你上学,你他娘的就给我立这个志向?!
揍!
没商量!
大发在短暂的造车史中,只做了这么慢一款成功车型,还特么夏天热,冬天冷,常年四处漏风。所以随着像松江哈菲等惠民低端车的出现,在短短的几年之后就停产倒闭了。
现在,再次见到这个品牌,李凡愚除了屁股疼之外更是深深的蛋疼。
不过将整个报纸版面重新梳理,再结合自己的分析之后,他终于恍然大悟。
额、这特么都是奔着挣快钱来的啊!
中华汽车行业有个很有意思的政策,叫做生产准入。这个政策硬性规定了企业生产汽车应具备的条件。比如什么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啦,保证产品一致性保证能力啦,什么具备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啦等等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