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靠菜籽油生活的徽州人来说,一切都是从榨取第一滴油开始的。
木榨榨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
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重达一百公斤的撞锤,敲打木楔子,对榨膛中的坯饼施加巨大的压力。
依靠这种物理压,迫使油脂渗出,反复榨打,持续三个小时。
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这,也许是对祖先智慧最好的继承。
菜籽油在华夏有千年的历史,使用广度上贯穿长江流域,给菜系的厨师创造了施展技艺的舞台。
红油的烹制,必须使用菜籽油。
煸炒,使辣椒迅速脱水,渗出香味,捣碎,以便与菜籽油充分接触。
油温是关键,过低,滗不出辣椒的香味,稍高,又容易焦糊。
中式厨房不依赖温度计,全凭厨师的手感和经验精准控制。
辣味素和红色素完全析出,需要静置一整天。
一缸精彩的红油,几乎就是川菜的灵魂。
色泽红艳,辣味醇厚,香气袭人。
十来天的守候和进击,徽州之旅结束。
杨帆整理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