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历朝历代的君王对历史都极为看重,有专门的史官记载王朝兴衰以及社会的变迁等重大事件。
而改朝换代之后,新的王朝也会组织人员来对旧的王朝的历史进行修缮工作,通过官方审核,定稿之后,方才刊印发行。
官方这种史家修的史书被称为正史,也叫信史,是日后史学家拨开历史迷雾,探寻历史真相的最主要的依据。
当然,正史记载的东西也未必完全可信,有些事情因为涉及本朝,“为尊者讳”,有时候就会用春秋笔法一带而过,甚至罔顾事实,肆意美化某个朝代,这样的史书一般不会得到史学家的认同。
比如近代民国时期搞的清史稿,一些八旗子弟遗老遗少写的清朝历史,将我大清美化实在不像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几乎所有人都不认同这部历史,因此这部历史只能被称作清史稿,而不是清史。
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被历代史学家推崇的史书,才更有参考价值。
如果正史记载的不太详细,或者某些地方记载的很不对劲,那么在研究某些朝代的历史时,就需要一些杂史来作为参考佐证。
除了皇家的史官之外,在民间也有修史之人,这些人修的历史被称作野史,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