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澈翻转过来一看,只见背面刻着“以文会友,徐渭赠清泉兄”几个字,笔力苍劲,是不是徐渭的真迹不知道,但这个书法着实了得。至少陈伟澈写不出这样的字来!
这方砚台呈紫色,石质温润细腻,长约15厘米,宽约9厘米,厚度大概在3厘米左右,随形制砚,一面砚堂平整,背面雕刻青藤纹,聊聊数刀,却不失飘渺飞旋,超逸有致,配上徐渭的字,显得格外清雅。
砚台入手沉甸,摸起来十分光滑细嫩,恍如女人的皮肤,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做成,洗得干干净净,没有半点墨渍,能见到自然的石纹,颜色均匀,并无任何破损或修补过的痕迹。
“莫不是端砚?”陈伟澈虽然对古董没研究,但砚台却略有涉猎,因为他爷爷就有一块上好的乾隆伏虎砚,乃是前国.家.领.导人所赠,他小时候经常拿起来把玩。
陈伟澈仔细端详,随后又用手敲了敲这方端砚,发出像敲木头一般的声音,心下就更加确定了,必定是端砚无疑,因为,端砚之中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砚石质的嫩与老。
端砚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