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端砚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首,长盛不衰。
文房四宝,砚为其一,而华夏所产的四大名砚,尤以端砚为最。其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又有“哈气研墨”之说。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有诗赞曰:“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
而现在随着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偶有难得的好石,被现在那些庸工俗手一雕,是为废品,端砚便越发珍贵,更何况雕工精美的古董乎?
不得不说,古人在工艺品方面的手艺要远比现代人强!
“这方砚台您卖多少钱?”陈伟澈问道。
这话一出,边上的人立刻纷纷投来鄙视的目光。
尤其是其中一个穿着光鲜,手上带着一串高档羊脂和田软玉籽料的中年胖子,十分不屑,搞了半天,原来是个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