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们的表情反馈让楚垣夕感觉还不错。
之所以要进行一次全员的动员有几个原因,首先是说明公司状况。很多IT公司招人干活根本不解释,一些职场新丁甚至于不了解公司有多少部门多少项目组,根本不考虑和别人配合,也不需要考虑,项目组内其它人的工作都不需要了解,也不需要关心。
但是在OKR工作制下,不了解是干不动的,因为OKR制度不告诉员工需要怎么干,只告诉员工这个任务包里有什么奖励,要拿到奖励需要你们做到什么程度,至于具体怎么干,自己想。
这是楚垣夕春节期间思考小康得到的思维成果。
这个制度的精髓就在于发挥员工的才智,但发挥才智的前提是,员工必须了解自己可能调动什么资源,才能设计出合理高效的工作方案。既不清楚公司的业务架构,也不知道其它同事能提供什么帮助的情况下闷着头设计自己的工作方案,并不会和KPI制度下的工作效率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样的OKR无非就是个噱头而已。
但这个噱头有代价——管理难度大。而KPI的突出优点就是管理难度小。
OKR必须要打破KPI之间的壁垒,否则难于管理的弊端足以吞噬略微提升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