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要考虑到自行车的成本,如果不能把成本压下去,这个事情还有做的必要吗?说到底周方远是需要赚钱的,而不是花钱做慈善做公益的。
不过周方远已经有想法了。
“我准备让国内的几个大厂代工。”
周方远笑着说道。
这个方法,也就是后来共享单车所惯用的方法。
周方远曾经看过一个帖子,说是在后市,无论是小红车还是小黄车,它都很有可能是来自津门的某个工厂代工生。
在位于津门的静海区里,在未来会出现一个飞鸽的工厂,共有11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上有75位工人。据说在16年12月到17年3月,光是飞鸽就为小黄车完成80万辆车的订单,占其全年产能的1/3,到了那个时候,飞鸽每年生产的小黄车达到0-600万辆。
从16年开始,无桩共享单车的大战开始,津门这座城市就成为了这个火热的产业的缔造点。
不论是小红车还是小黄车,很多共享单车的运营团队,都是把订单发到这里来进行生产的。
小黄车的主要生产商就是在天津的富士达工厂,在津门市东丽区的自行车工厂里,光16年的订单量已经达到1000万辆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