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晾干点水分后,会更有嚼劲。
加热几十秒,就可以直接加浇头进行搅拌。
做一份拌粉,也许都不用两分钟。
这速度和效率,可不是其它小吃能比的。
在门口设置操作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用烹饪过程,吸引路过的客流。
简洁而卫生的操作,全新的服务模式,以及极致的客户体验,都可以吸引客人进店尝试。
虽然米粉店的拌粉,看似没什么技术门槛,比做包子还要简单。
但关键点,还在于产品的标准化把控,以及口味的竞争力。
三舅虽然是大厨,但陆泽还是要求他严格安装标准流程去研发产品。
煮多久变成半成品,怎么按照一份一份的量,晾干保存。
客人点单后,米粉要烫多少秒,烫好怎么搅拌,都要有详细的操作标准。
这些总结成资料,就是未来连锁化后,对员工的培训手册。
虽然连锁餐饮对厨师依赖小,但不表示口味不重要。
身为厨师的二舅,肯定会对拌粉的口味多费心思的。
别说是肉沫、牛肉、肥肠等浇头的味道,就连基础版的无浇头拌粉,相信二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