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而积极地为自己的生存权利而辩护和斗争。显而易见,在与哲学的这种斗争中,哲学自身的词句无疑是教廷所能利用的最佳武器。
最后,教廷形成的时代,也是罗马帝国各种新兴宗.教竞相产生的时代,诺斯替教、摩尼教、摩泰教等都曾一度成为教廷的有力竞争对手,教廷内部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异端。也可以说,教廷最初几个世纪的历史就是与异教、异端论战的历史,这种论战的需要也同样促进了教廷的哲学化。
在这些内因、外因的交织作用下,教廷会中一批或多或少具有哲学修养的信徒挺身而出,借用希腊哲学,尤其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在理论上论证和捍卫教廷信仰。这些人或奔走传教,或著书立说,力图使教廷的信仰与哲学的理性统一起来。通过他们的活动,教廷第一次有了相对统一和完整的教义,因而他们被教会尊为“教父”,即教会的父亲,他们的思想就被称为“教父哲学”。教父哲学是教廷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
4世纪末,罗马帝国逐渐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5世纪末,西罗马帝国被一系列蛮族国家所取代。蛮族国家中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在教廷教会的支持下实现了统一,在西欧推行新兴的封建制度。欧洲封建社会“是从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