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借助哲学的反思,才真正地达到了自我意识。
除了上述内在的原因之外,一系列外在的原因也迫使教廷走上了理论化的道路。
首先,在教廷诞生的年代里,哲学依然是罗马帝国社会上层人士所喜爱的意识形态。教廷为了获得这些上层人士的谅解、理解、支持乃至皈依,竭力宣扬自己与哲学的一致。早期教父所提出的“真哲学即真宗.教,真宗.教即真哲学”这一口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在这种形势下,教廷接过古希腊哲学的一些术语、词句和学说来论证和阐述自己的信仰,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其次,罗马帝国社会的长期动荡,导致哲学从理论向实践转型,使lun理学成为哲学关注的中心,灵魂的安宁成为哲学的最高目标,与神的交往也成为许多哲学家喜闻乐见的主题。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古希腊哲学在这些同样为宗.教所关注的问题上的探讨,也已经为教廷与哲学之间的对话和交融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
再次,教廷产生之初,立刻就遭遇到以哲学理性为代表的强大的希腊罗马文化。晚期希腊哲学无论是出自传统的多神论立场,还是出自哲学的理性立场,都不免对教廷的信仰进行口诛笔伐,而教廷也自觉到自己是当世思潮的竞争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