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11世纪以后,西欧生产力在缓慢的积累中有了明显的提高。一大批工商业城市发展起来,成为新生产方式的代表。以新兴市民阶级为载体的人文文化在13-14世纪的复兴,对经院哲学造成了更为致命的冲击。随着文艺复兴时代“自然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神已经不再是人们思考的中心,教廷的经院哲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教廷哲学始终处在理性与信仰的矛盾之中。当时是教廷一统天下的时代,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诉诸于信仰的宗.教神学具有绝对的权威,然而哲学的思辨却需要理性的力量。所以这一时期的教廷哲学其基本问题就是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哲学形态,教廷哲学试图调和两者,用理性来证明信仰。但是由于两者在根本上是矛盾的,因此最终不仅损害了信仰,也失落了理性。文艺复兴时期的反理性倾向与此不无关联,以至于直到笛卡尔才重新确立起理性的权威。
在某种意义上说,希腊哲学的精神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悲剧精神,它的主题是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不过在命运面前,希腊人不是消极的,他们对现实生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形成了崇尚知识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