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哲学则正好相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中古时代的人们逃避、抛弃和否定了现实生活,以否定现实的方式谋求灵魂的救赎,视人间为走向天国的“天路历程”,试图通过信仰上帝使灵魂得到永生。显然,作为一种超越有限性的方式,教廷从信仰和情感的角度深入人心,的确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那么,教廷哲学给哲学带来了哪些不同于希腊哲学的问题呢?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地说,教廷哲学贡献给哲学的首先是它的超验性。虽然希腊思想中也不乏超验的思想,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但是从主导方面看,希腊哲学是现实主义的,而教廷哲学却以弃绝尘世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无限的超感性的世界,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开拓并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其次是内在性。教廷使无限的精神(实体)具体化在个人的心灵之中,与希腊哲学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它诉诸于个人的内心信仰,主张灵魂的得救要求每个人的灵魂在场。再次是自由的问题。自由在希腊人那里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占主导地位的是必然性的观念。教廷就不同了。在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意志问题始终是教廷思想中的难题。最后是超自然主义的观念。在希腊人那里,自然是活生生的神圣的存在,而在教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