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兄,近日便要举行院试,准备妥当否?”
“邵俊兄客气!”赵构躬身回道,“时刻准备着,焉能错过此番应试的机会。若是院试通过方可进入乡试,直至最后进入殿试,此乃在下心愿,想必邵俊兄也准备妥当!”
邵俊自信满满地笑道:“在下寒窗苦读十余载,便是等待这一天。如今,皇上颁布圣旨,科举考试正式开始,接下来的道路还有很久,而院试便是第一关,唯有取得秀才才可进一步获得功名。”
“唉!……”
“邵俊兄,为何唉声叹气,难道说院试没有把握?”赵构见邵俊自信满满的脸上瞬间愁眉苦脸,不由得询问道。
“非也!”邵俊摇摇头,叹道:“若是早些时候便参加乡试,只怕早已取得秀才,只怕现在也获得了举人的称谓,偏偏前些年病重无法前去赴试,眼睁睁的错过一次机会,真是可惜!”
赵构恍然大悟,笑了笑:“邵俊兄不必悔不当初,就算是错过了,那又如何。只要你有此决心便可以卷土重来,哪怕只是院试,也需要认真对待,要不然取不得秀才之功名,又如何金榜题名?”
邵俊深以为然地赞同赵构的说法,他早已想通了这件事。大宋科举考试并非每年都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