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半坡遗址的发掘,也是一样,发掘资料分散不说,还经过多次搬运,弄混,同样,再加上领队的发掘人员频繁更换,这样一来,发掘报告的整理就大打折扣。
半坡遗址当年的发掘可是轰动全国,甚至,国内第一个遗址博物馆就是半坡博物馆,这样大遗址,发掘报告整理都困难重重,更不要说河宕遗址。
一想到这,苏亦就忍不住想起来洛阳烧沟汉墓发掘报告的主编蒋若是先生,可以说,整本洛阳烧沟汉墓的发掘报告就是凭借着蒋若是先生一己之力去推动的。
而且,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整理出来,其中的难得可想而知。
当然,河宕遗址的发掘报告,杨式挺先生后来也整理出来了。
不过等02年开始整理的时候,已经是困难重重了。
一是资料分散,二嘛,出土物乱了。
毕竟,当年发掘的时候,大部分发掘资料都是用纸张包裹的,而且大部分还是报纸。
用报纸来包裹的人骨、陶片、动物遗骨,时代一久远就发霉发臭,仅仅如此,还不算,还腐烂了。
这样一来,就蛋疼了。
因为顺序乱了。
会对器物分类排队,造成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