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乱,分期断代,就极为麻烦。
当然,早年间的发掘经费有限,苏亦参观库房的时候,出土物都是用报纸包裹,可以保存久远的油纸都没。
能够早点整理资料还好,要是一拖再拖,就非常麻烦。
苏亦就曾经看过相关的回忆录。
当年杨式挺先生退休之后,已经七十多了,返聘回来的他,整理河宕遗址的发掘资料,是在鲁迅纪念馆的一楼房间,房间又暗又潮不说,还热,还没有空调。
因为鲁迅纪念馆是文保单位,不能装空调。
这样一来,夏天的广州,又多热可想而知。
后来,省博的一个副馆长才让人弄来3台电风扇。
一个老人,在这种条件之下,整理二十多年前自己发掘的考古资料,这种精神,让人感动之外,也让人觉得心酸。
所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的库房出土资料,苏亦想了想,就望向曹子钧,“曹哥,我可以跟沈哥留下先整理这些资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