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某个歌手的唱片,现在作为总经理,权限更大,无需理由,只要大笔一挥,就能给某个歌手的唱片加上50万费用。
国内其他唱片公司,也是大抵如此,从某种意义来说,歌手能拿到多少资源,捧哪个歌手,那是领导说了算。
而欧美的唱片公司,规则如法,别说音乐总监,就是总裁都没有破例的资格。
从某种意义来说,歌手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能是按照游戏规则,在残酷而惨烈中争取自己的命运。
最后,又聊到了词曲人,国内音乐圈,词曲人的地位比歌手要高,但由于歌手自主权有限,唱片的歌曲选择权握在唱片公司,是以,词曲大中咖基本都会与一家唱片公司签约,否则就很难成就咖位。
理由很简单,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的唱片主打歌,会以签约词曲人的作品优先,伱一个词曲小咖,不与一线唱片公司签约,就很难获得与一二线歌手合作的机会,如何升格中咖?你一个中咖,不与巨头唱片签约,几乎不可能获得与一线顶流,超一线合作的机会,又如何升格大咖?
如李睁这样的,各大唱片公司倒过来相求,那是特例中特例,不具有复制性。
这也导致了,国内词曲人受制于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