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保留了上世纪80年代的合作社风格,是少数晚上也营业的皮肚面馆。
皮肚松脆,因切得很细,吸饱汤汁后格外入味。可能因为用了较细的碱水面,口感有嚼劲却不夹生。
自制的辣油咸香辣兼备,但加了辣油之后的汤底较咸。如果喜食清淡的,记得加辣油要适度。
隐藏于居民区内的一家小馆子,经受住了本地食客们挑剔的味蕾考验。店面狭长拥挤,但看起来还算干净整洁。
皮肚切得很大块,嚼劲十足。面汤熬得泛白,咸淡适中,辣油香而不辣。面是机器压的碱水面,口感十分硬正,不习惯硬面条的,可以先吃浇头,待面泡软些再吃。
店面很大,尽管打扫得马虎,但环境还算过得去。吃面的食客络绎不绝,和陌生人拼桌是家常便饭。店内有很多励志标语,倒是别具一格。
面条劲道,最合喜欢“戗面”的老金陵口味。自家熬制的辣油更是辛香给劲儿。猪肝和肉丝都汆得嫩滑,但最大亮点还得数自制的皮肚,紧致Q弹,吸饱汤汁,一口咬下鲜甜四溢,两个字:“摆的一米!”
相传在三元巷一带,有个寡妇为了营生,在街边开了个面摊讨生活。面做得好吃,性价比也高,名气很快传了开来。小面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