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则皇室超越在朝廷之上。
本来尚书台的尚书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而内廷诸职又隶属于御史中丞,现在御史中丞成了摆设,皇帝成了聋子,皇帝当然不愿意了。
于是孝宣帝便恢复旧制,仍有御史中丞统领尚书,诸事由御史中丞呈御史大夫,再到丞相,内廷与外朝随即声气相通。
如此则大司马大将军权柄渐轻。孝宣皇帝亲政二十年,吏治清明,百姓安居,国家昌盛,有
“中兴”之称。孝宣皇帝驾崩后,霍氐一族也就立即灰飞烟灭了,但孝宣皇帝的改制也随即失败。
皇权独大,相权没落,大司马大将军等外威依旧辅政,内廷依旧权重,外廷依旧权轻,于是积弊成灾,就有了王莽篡汉之祸。
王莽便是由大司马大将军辅政,继而独揽权柄的。光武皇帝中兴社稷后,吸取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他先把尚书台的权力加重了,自己独揽权柄。然后把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三公”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一个
“公”统领三个卿。三公只是名位崇高而已,实权则在尚书手中。换句话说,国家权柄都是皇帝一个人的,他把皇权和相权,皇室和朝廷分开的原则彻底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