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正论篇》中提及
“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
“伏羲”,两名共见一书,可见自非一人。同样,炎帝和神农也是两个人,没有任何渊源的两个人。
最早将太昊与伏羲并称为一体,将炎帝和神农并称为一体的,就是刘歆,他并据此理由在《世经》里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世系。
刘歆将伏羲与太昊并称,炎帝和神农并称的理由是什么?按照刘歆的五行相生的五德终始理论,帝王应从木德始。
于是他从两个方面找到依据,一是《左传昭公十七年》上所载的
“郯子来朝”推断太昊为古帝之首。二是从《易传》中找到依据。《易传》曰:“帝出乎震”,震为东方之卦,五行属木。
按五行相生之序,首为木,且太昊为东方之帝,
“东方曰夷”,故太昊配木德。又《易系辞下》有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所以刘歆接着说,
“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伏羲就是太昊,太昊伏羲氏继天而立,神农、黄带皆继太昊伏羲而立。
刘歆的这个理由实在经不起推敲。伏羲与太昊都是上古大神,到底是不是一个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