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正文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十二节
此拟定了官制修改的步骤。第一步是改

    “丞相”为

    “司徒”,削弱丞相的权力。第二步是废除太尉,把太尉和大司马合二为一,大司马主掌兵事大权,削弱大将军的权力。

    第三步是权重尚书台,扩大尚书台机构,最大程度地维持小天子的权柄,为将来小天子主政打下坚实基础。

    这个官制其实就是光武皇帝中兴时期的官制,目的是加强集权,总揽权纲,限制和削弱三公的权力。

    以

    “三公”代替丞相,作为皇帝的宰辅,始自孝成皇帝绥和年间。当时辅政的大司马转为宰相,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和丞相并称三公,地位和俸禄相同。

    (过去御史大夫的地位和俸禄比丞相、太尉低。)如此一来,三公地位在制度上平等了,原宰相大权由丞相府和大司马府主掌,其中又以丞相为主,改制后,转为三公分职授权,不再由丞相总揽大权,独兼三公之事。

    这个制度为王莽所承袭,光武皇帝中兴后,依旧采用此制,三公分权鼎力,地位平等,职责分明。

    实施此制后,首先丞相李玮的权柄被严重削弱,其次大将军的权柄被严重削弱。

    小天子如今亲政,自领尚书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