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雄在工地食堂,端着饭碗,就倒胃口,格外想念肖琳做的饭菜。谗随着时间增长,食堂的饭,他越来越咽不下去,就越来越思念她做的酱菜,只要拌几勺酱,再难吃的饭,也能吃三碗。
肖琳每年都做酱,上半年是蚕豆酱,下半年是黄豆酱。
黄豆煮熟,平铺在竹匾上,一寸来厚,再折来香蒿,洗干净后,均匀码放在黄豆上。三四天后,黄豆和蒿子之间便布满了白色的霉菌,微生物在活动,在发酵,菌种已经慢慢培养起来了。黄豆表面已经发黏,拿起一颗,带起长长的丝,像拔丝水果一样。有些臭,浓烈的香蒿气息,可以遮蔽臭味。
准备好盐,生姜切丁,用擂钵把辣椒,花椒,八角,桂皮,丁香,香草,小茴香,砂仁,香菜籽碾成粉末,便可以“下酱”了。捂好的豆子,被放进一个坛子里,撒一层豆子,放一层作料和盐,最后盖上沾了水的纱布,阻隔蚊蝇。用泥巴糊上坛子口,不到两个星期,酱坛里便渗出汁水,可以掏出,装碟,直接食用,是绝佳的下饭菜。
要是豆子太多,一段时间吃不完,放久了会腐化成水,她便做成豆豉。遇到阳光好的日子,把酱坛里的豆子,倒到竹匾上暴晒,杀菌祛臭,大部分直接晒干,就是豆豉。小部分晒半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