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鄱阳湖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陶瓷外销的水路运输通道,湖岸边更是码头林立,商铺绵延,繁盛了几百年之久。于是专家们便把鄱阳湖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准备深入的进行文化和考古研究。
这一批的专家还包括当地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当地的水文、地质专家、几名潜水员,大约三十人,乘坐一艘一千吨级的考察船进入了鄱阳湖。起初,考察一切顺利,湖面天气晴朗,能见度很高,考察队利用枯水季节,鄱阳湖水面较低,先考察了古枭阳城的遗址。又进入湖心地区进行了水下考察,很幸运的在湖底的淤泥中,发现了一艘古沉船的残骸,还打捞上来了几件似乎是明代的碎瓷片,大家为此都很振奋。
鄱阳湖这地方很怪,从唐代开始,就经常发生沉船的事故。而沉船的原因更是邪乎,往往前一刻湖面还风平浪静,忽然间,天上阴云密布,狂风大作,湖面会出现巨大的漩涡,大浪涌起一丈多高,船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有时,在这种诡异的天气下,一次有过十几条船同时沉没的情况。
古时,船只多为木制,禁不住大浪还可以解释,但到了近现代,变成了钢铁巨兽,依旧会沉入湖底。最有名的抗战时,日本有条运兵船叫神户号,两千吨的排水量,四二年时载满了劫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