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焕生出了市场,往前走了几步,随便找了家铺子,推门进去,把银钗和针筒摆在了伙计面前。伙计看了看东西,又看了看他,告诉廖焕生这银饰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东西,是纯银的没错,只是这样的款式很普通,市面上也多,保存的也不是太好,值不了太多钱,两件九百块钱最多了。
廖焕生摇了摇头,把针筒打开,里面内胆的鹿字给伙计看了,慢慢给他讲了关于清末最后一位顾命大臣鹿传霖一生的跌宕起伏,以及他在洋务运动、农业技术改良和教育建设方面的成就,并告诉伙计这东西他可以确认是鹿家当年嫁小女时专门打造的一套嫁妆,虽然样式比较普通,但天底下带“鹿”字的就这一套,从价值上讲,自然不是一般清末银饰所能比的。
伙计显然没想到廖焕生能给他讲出这么一大套,有点半信半疑,拿着那两件东西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咬了咬牙,对廖焕生说最多给一千五,即便是名家之物,还是要看东西本身的价值不是?
廖焕生笑了笑,拿起那两件东西,告诉伙计,古玩的价值不就是看背后的故事吗?有故事的东西不怕找不到识货的买家。说完,收了东西往外走,其实说那话儿的当口,他也是有点犹豫,两件东西已经能多赚七百多块,只是两天时间,多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