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强的政务学习的色彩,但再辛苦,也落不下什么政绩。但这次外放查案,性质就不同了,案子办得漂亮,是实打实的政绩,凭着这政绩,和珅可以在朝堂上确立起自己地位,借着查案还可以笼络自己的人脉,可以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
从北京到云南,即使走得快,也要两三个月。和珅在官场上没什么故交,一路上少了很多应酬,也轻松了很多。路途之上,就只有看李侍尧案的卷宗,可越看和珅心里越没了底气。在和珅之前,已经去了三个钦差,有都察院的御史,有吏部抽调的郎官,都是以通达干练出名,可见乾隆对这案子的重视。
可那三位,在云南查了半年,一无所获。想想其中的原因倒也简单,李侍尧在云贵总督任上,已经干了五年,云南官场上的人物,大多是他的亲属故交,形成了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大家手上都不干净,这卖主非但求不了荣,反而会把自己折进去。所以自然铁板一块,查无可查。
而李侍尧真的有贪腐行为,他一个几十年历经风雨的官场老人,自然做得非常隐蔽,没有知情者,没有切实的证据,又如何能扳倒他?想想自己,一没有查案的经验,二没有称心的帮手,三没有官场的朋友,这如何能办得成呢?想想出发前乾隆对自己的叮嘱,揣摩的出,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