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逐知道这个黄裳,是因为他看过一本书。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有个曾孙,叫文震亨。这个文震亨书画方面的造诣或许比不上他的曾祖,但是在收藏鉴赏方面却是个高手,他写过一本书,很多收藏研究者看过这本书。
这本书叫《长物志》,分作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十二类,其中的收藏鉴赏诸法不乏真知灼见。《长物志》的器物篇里提到过锡器,其中有句话:吴中归锡、嘉禾黄锡价皆最高。
黄锡,黄裳所制的锡器。黄裳所处的年代比文震亨略早,不难看出,即便在明末,黄裳制作的锡器价格已经很高了。
这黄裳是个民间手工艺工作者,所以流传下來的史料要比那个北宋家少,特别是这个北宋家被金庸演绎成了一个武学高手,更是铺天泻地占据了网页。
不过,黄裳所制锡壶“模范百出而精雅绝伦”的口碑却流传了下來,对于锡器收藏者來说,毕其一生也未必能收到一件黄裳的真品。
而实际上,如果让一个懂行的人看到这把锡壶,首先想的,应该是不是仿品?这个问題对于唐易來说不存在,那浮动的宝光,已经深深出卖了这把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