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嘿嘿。
约五十年后,顺着蔡襄在《茶录》中的说法,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大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天目山明空院迎来了又一批日本国来学习禅宗的僧人,住持昙印大和尚让人准备了一些极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僧衣、钵、盏。这些从库房深处翻出来的器物极其粗糙,因为来的僧人太多,器物不够用,几代人不喜用的东西都被翻出来凑数。轮到最后一位,其实已经没的可选,一只建盏剩在箩筐里,釉色和“兔毫”迥异,和古拙幽玄的当下审美差异巨大,这个日本僧人也毫无办法。
喝完茶,静观这只盏,他清晰地看到了家乡海边无比浩瀚的星空。他心里说,一杯子,一辈子,一定要把它带回家乡去。2015年8月初的一天,对着渤海和黄海的交界,仔细琢磨这三个梦和人性,我想我知道了为什么曜变天目盏都到日本去了。(文/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