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搬下来后,这里就有了供销社、旅店,还有买肉铺、裁缝铺和一家粉店。山上各寨的人,要办个什么事,也要跑来这里,走的时候又捎带点商品回去。
乌榜溪把这条街一分为二。
溪口上架着一座木桥。说是桥,其实就是几根木头,随意并排一架,扣上几根大铁钉。没有护栏,人走上去晃晃悠悠的,就像山里人的人生。
以前,文斗寨人天一亮就下山,到水码头坐木船,顺水而下,天黑前便可到达县城王寨。不过,县城的名字早就改了,不再叫王寨,而叫锦屏。从文斗山下的水码头到锦屏,也只要用二、三个小时了,因为木船的尾巴都装上了“嘟嘟”响的洋机器。
平日里,在河边,可以在桥头那棵歪脖子老榆树下听几个老人慢悠悠地讲下河的一些新鲜事。且不时看到一条机帆船从上河下来,在水码头上短暂停靠,跳下船几个人又或走上去几个人后,就又调转船头下河去。
河边老人们口中关于下河的一切,总让我着迷。
特别是有一个叫黄透元的老人,略懂文化,知道的事情可多了。老人早年放过排,做过木材生意,文斗这地面上的事,他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对河面上以及下河的一切情形,更是说得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