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列国的落魄,是因为多个诸侯君王不买他的账。读庄子是远离政治漩涡,心怀天地。屈原失宠于楚王,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还有苏轼如何,王安石如何等等。
“质疑”声离政治太近!似乎是站在官府院子里向外看。政治是社会的核心地带,但文学要升腾起来。
关于“超前”和“滞后”
80年代的文学是热的,读者多。作家们看社会问题准,脉把得好。比如《班主任》《高山下的花环》《爱情的位置》等等,那时是改革初期,冰河才解冻,两岸的树才刚刚长出嫩叶,作家们为多个领域代言,看得很是“超前”。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作家看社会不太清楚了,不是眼花了,而是社会结构多元也多姿态了。作家的眼光不再“超前”了。可以做个比较,把作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医学家、军事学家、法律专家、科学家排在一起。作家看社会不仅不比他们“超前”,甚至有了落差。如今文学杂志的冷漠局面,大多数作家的失落感,根本原因就在这种落差上。
分析这个问题,看一些文学杂志的目录就清楚了。看目录上的题目,就知道了作家眼中看的、心里想的是什么。很多文学杂志卖不动,不是“文学边缘化”了,是作家们“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