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一切都是标准化,镰锤社的工厂不断的设立标准精度,让所有工人一起学习交流克服,程攀从后世带来的只是生产技术和标准,至于实际生产的工业技巧程攀只能凭借在倚天位面的经验写出每个工种技巧操作的大众书籍,至于更深一步的技巧问题还需要大家来总结讨论。
不过程攀的眼光是超前的,在和韦迪谈好生意后,程攀就对德国的林德公司投资和提供技术,借此条件在1903年林德制成第一台工业性10m3/h的制氧机,时程攀就将这个设备和专利买了回来,接下来就是让镰锤社开始对焊接开始研究了,这台工业制氧机采用的是压缩空气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气体的。这个设备和技术的意义重大,首先大量氧气工业制备可以进行乙炔焊技术工人的培养,其次氧气吹顶炼钢技术有了实际操作的条件,钢铁产能和质量将进入跨时代的提高。还有液化空气汽化的时候会大量吸热,大量化工医疗用冰可以解决。不过就现在而言一切还都是浮云,镰锤社现在办的一千多人的焊工,焊出来的东西还有大量裂缝气泡。耐高压锰碳钢的冶炼还是问题,这种气密性强耐高压的设备对镰锤社的工业还是很难的一个课题。
镰锤社现在死板的教育已经受到南方诸省“有志之士”的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