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口,不防他又道:“不过我,不是为此而来。今日请两位皇伯说话,一是我难得相聚,二是想劝诫两位皇伯,大乱将至,若真是只想子辈安稳,就请两位韬光养晦,不要支持任何一家。一切,天家早有定数。”
晋王诧异,皇兄的身体,已见衰败。自打皇上传达出了一丝意欲在皇侄子中间选一个继承人的想法后,在京内的四个有儿子的王爷就已经开始按捺不住、蠢蠢欲动。唯有远在边陲的老幺逸王,底下三个儿子,却一点反应也没有。
当然,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京内四个有儿子的王爷,五个嫡亲皇侄子,但凡有过一点劣迹,民间也能端个底儿掉。现在要说名声还好、仍有希望的,也就三王家的安永年,以及五王爷家的安晟。
至于安瑾,这个名字。
第一次出现在京都,是册封世子的旨意下达后,世人第一次知道了远在边陲的逸王爷家还有这么一个小儿子。
第二次出现在京都,是巴图儿统一西北游牧族,皇帝册封了西北王。安瑾,作为招纳绥靖的主要功臣也受到了皇帝的嘉奖。
要说太子之位,甚至将来继承大统,面前的翩翩少年恐怕是最有可能的人选。可是他刚刚说了什么?他不是为此而来?!
安瑾看两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