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到她去铺子,就给脸色看,甚至恶言中伤,但拦不住瑾娘。
由此,瑾娘就和在珍珠铺干活的李果相熟,也因此见过几次果妹。八岁的孩子,每日提着食盒,穿越三条街去给哥哥送饭,又乖巧又懂事,瑾娘很是喜欢。
“穷人家的孩子,教些可以谋生的技能便好,若是能识几个字,算个十百千,那也看她造化。”
果娘不免想起,当年赵提举还在衙坊的时候,提举家的赵舍人,也曾教李果读书识字。
想来这两个孩子,都是有福份的人。
瑾娘领着果妹离开果家,阿七也一并出来。阿七将瑾娘送至林宅门口。
“果妹在衙坊,自是无人敢来惹事,你放心吧。”
瑾娘和阿七交谈。
“由你这位不亚男子的瑾娘带着,我还需担心什么。”
阿七呵呵笑着。
“阿七,那以后还能见到你吗?”
果妹牵着瑾娘的手,看向阿七,显得依依不舍。
“还能,过几日便来看你。”
阿七蹲下身,跟果妹说着。
三人相别,阿七起身要走,又回头说:“哎呀,我要是常来林宅,外头还不知道要怎么风言风语,何况王家小员外,可要叫人打我吧。”
“狗嘴里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