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象牙。”
瑾娘懊恼骂着。
她比小孙还年长一岁,只把小孙当个弟弟般照拂,男女之事,万万不可能。
果妹住进林宅,果娘也不再去海港给脚夫烧饭,而是在衙坊找份厨房的活干。
小孙将这些事写上信,托去广州的水手,拿予四合馆的李果,让他安心在异乡谋生。
李果来广州数日,言语不通,街道不熟,每日跟着袁六在城西转悠。
每年,袁六都会在四合馆住上三四个月,跟布店的掌柜们收齐钱,才回刺桐。
这次住得久,钱也没收上多少,心里郁闷,想着早些回家去也好。只是,李果的工作还没着落。
城西可是广州最热闹繁华的地带,李果走马观花,心想到广州,才知老家的城东落玑街只是小巫见大巫。
无奈,李果会说几句官话、番语,可着实不会粤语,也并非此地人。袁六带着他,连问几家铺子,都没人要。心灰意冷之下,李果想着再不济去酒馆、饭肆拖地洗碗,先入了语言那关,有手有脚,不至于走投无路。
转机在一个午后,李果独自一人行走在城西的朝天门大街,看着周身穿行而过的各色行人,心里凄凄惨惨。
低头路过一处香药铺门口,李果听到从铺中传出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