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 第四十七课 太不容易了
    余秋雨:
    从马可·波罗到利玛窦,世界朦朦胧胧地看到了中国,中国也朦朦胧胧地看到了世界。但是,历史终于走向了悲剧性的拐点——两种文明产生了严重的军事冲突,而且中华文明一败再败。到这时,悠久的中华文明不得不放下架子,开始认真地面对强大的西方文明,但心态非常复杂。崩溃、沮丧、气恼、仇恨,包裹着更加变态的自大、保守、固执,使中国的集体精神一下子陷入污泥深潭。任何再辉煌的回忆,也只会加深失败的体验,结果,连秦、汉、唐、宋也一起失落,大家都处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心情之中。
    中华文化在当时的生存状态,可以用“僵滞”一词来概括。一切都源于陈规,一切都不能改变,即使知道出现了大灾难也不知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生态,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批外交官和留学生。他们处于两种文化冲撞的前沿。
    我曾查阅过中国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的一些资料,觉得很能说明问题,不妨在这里说几句。
    郭嵩焘一八七五年准备出使的时候,中国上层文化界都在阻止他,理由是,与洋鬼子打交道,就不是正派人。连他的很多高层级朋友都认为,做外交官就是半个汉奸。比之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