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道德经讲义 > 第10节
去“绝欲”、“禁欲”,而是教人要少欲、节欲,将欲望控制在适可而止的中间状态。要绝对做到无欲,对于常人和初修者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有此肉身在,就有所欲,饥欲食,渴欲饮,困欲眠,寒欲衣,这些都是人身的正常生理需要。“少私寡欲”就是敛华就实之意。道儒两家都要求“少私寡欲”,意在静心定性,不使欲望超过生理阈(yu)值,产生大量毒素而损伤心身性命。能经常做到“止欲生悔”、“少私寡欲”,即可近于道,但尚未合道。若能真正达到了,那就是超凡入圣的境界。
    修真者当于宏大处见细微,于细微处见本质。以太上老祖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修心养性的中心原则。处俗应世,身在事中,心在事外。不被华表所迷,不随外物所转。如此持守不辍,常清常静,即可达到朴素的浑沌状态,进入逍遥自在的自由王国,复返先天,返朴归真。
    【本章说解】
    本章名为“朴素”,重在言治国治身之道。太古时期的有德之君,治世无为无迹。后至大道日渐下衰,便以仁义为治,于是便出现了分别心,对仁善者亲近之,对怀义者赞誉之。再至仁义不足为治时,便以刑法为政,故下民畏惧之。及至刑法也难治时,便以权巧行事,上有机巧,下必有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