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道德经讲义 > 第10节
千山万水,也不是高不可攀,而在于是否能自察自知,是否能慎独克己。应之于唯,必得其善;就之于阿,必得其恶。圣祖在此以唯阿之微,喻比善恶之别,其意在于教人认识:世间无处不是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唯与阿、善与恶,本是辨证的统一体,全靠人心去把握。心中存正气者,即唯即善。心中正气不足者,即阿即恶。但其结果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当心中德善能量具足,体内真炁浑然一体之时,也就无唯无阿,无善无恶,纯是先天自然了。故曰“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善之与恶,相去何若?”是说善与恶本是一体两面,在人世间以好心做好事为“善”,以不好心做不好事为“恶”。但站在高层往深处观察,善恶并无分别,都是源之于一,在太极未分判阴阳之前,善与恶浑然一体,很难划分出它的距离。善恶之间,很难分辨。世间许多事情,往往去做一件好事,反而得到恶果。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好心办坏事。”
    善与恶都有其因果规律包含其中,由本因、内因、外因这“三因”互为条件,以“本因”为主导。待到“三因”相合相聚时,就会发生或善或恶的结果,都有其规律决定着,决不是偶然现象。所以,善与恶的分际,人的主观意识实难捉摸。善恶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